城市招纳青年人才,既要有慕才之心,也要有求才之本;既要有好名声在外,也要有硬实力傍身;既要有支持和奖励政策的干货满满,也要有人才服务的“速度与激情”
投递简历,是求职的第一步。以城市之名,向人才发送简历,你可曾听闻?近日,浙江省宁波市为高校毕业生呈上“城市自荐简历”,向青年人才发出邀约。
“姓名:宁波。别称:甬城、句章、明州、四明。年龄:8000多岁(自井头山、河姆渡史前文明起)……”这份“城市自荐简历”一发布,便以“破圈”之势,迅速冲上热搜。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反向操作的“城市自荐简历”,将城市人格化,以“宁波”为第一人称娓娓道来,语气亲切自然,彰显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倾慕与渴求。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演进。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座城市,都面临转型的压力和创新的挑战,对青年人才有更加直接、更加强烈、更加迫切的需要。正因为懂得青年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很多城市才会千方百计打造“青年友好城市”,向青年人才敞开怀抱。
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价值,许多青年人才会在众多城市中“择一城而居”。城市对青年人才更友好,就会吸引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才前来安身立命,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前,很多城市哪怕是颇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也不是“自弹自唱”“孤芳自赏”,而是主动放下身段、积极拥抱青年人才。拿宁波市来说,不论是给公务员考试落榜者发挽留短信,还是推出青春版保租房房源地图,抑或是让求职者在一段时间内免费住宿,都表达出真诚的慕才之心。
不走寻常路的“城市自荐简历”,说到底就是通过自我推介的方式,打破城市与青年人才之间的信息差,提升城市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城市招纳青年人才,既要有慕才之心,也要有求才之本;既要有好名声在外,也要有硬实力傍身;既要有支持和奖励政策的干货满满,也要有人才服务的“速度与激情”。
广纳青年才俊,需要打好“组合拳”。比如,为在校生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实习、名企探访见习等“大礼包”,向青年人才发放涵盖地铁出行、租房、人才消费券等福利的“青年普惠礼”,用心用情用力帮助青年人才解决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城市把对青年人才的尊重和善待体现在方方面面,释放出善意、传递出温暖,青年人才自然心领神会、投桃报李。
青年成长和城市发展是一体的。只有深入了解青年人才所思所想、所求所盼,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筑梦空间、公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生活氛围,才能让城市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推动青年人才与城市的创新创造活力相互激荡,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