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QQ:88888888
手机扫码浏览

倾力护航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发布日期:2023-11-21 15:17:31   浏览量 :321
发布日期:2023-11-21 15:17:31  
321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让人力资源充分进入社会生产领域,参与到经济运行中去,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为促进人力资源充分进入就业市场,人社系统不断强化工资支付保障力度、不断提高劳动争议调解效能,倾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重视权益保障

——从高温津贴看劳动者权益保障

毛巾、矿泉水、手持小风扇、防暑药品……作为山东省的“火炉”城市,今年济南市相关部门一方面给环卫工人配齐防暑降温的必需品,同时还确保足额发放环卫工人高温补贴。根据相关规定,6、7、8、9月份,每月为户外作业环卫工人发放300元的高温补贴。

1200元的高温补贴,虽然钱数不多,但却是一面保障劳动者就业环境、收入与权益的镜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社部门在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持续发力,密集出台各种政策法规,全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使就业环境更加公平。

比如在前述中所提的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今年高温天气比往年多,各地高度重视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天津、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印发通知,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好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北京、河北等地则加强与应急管理、卫健、工会等部门信息共享,做好协调处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享有的基本权利。近年来,各级劳动监察与调解仲裁机构在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方面持续发力,积极稳妥处理最低工资、加班工资等相关争议,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落实按劳分配原则,保障劳动者劳有所得、多劳多得,维护劳动报酬初次分配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地位。

尤其是近年来人社部门全面实施的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开展劳动用工“查风险、强协商、保支付、促和谐”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收入分配的指导服务,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求职环境和就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规范新业态用工

——为新业态劳动者撑起“防护伞”

随着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渠道。

当前,我国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就业形态劳动力群体,网约配送员、网约驾驶员、网约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和群众收入。

“有了职业伤害保障,骑着车奔波在送餐路上,心里会更踏实一些,作为一名外卖骑手的职业安全感也会更强一些。”

这是苏州工业园区外卖骑手小陈受伤之后的感慨。去年7月3日,他送外卖时遭遇交通事故,断掉两根肋骨,生活一下陷入困境。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首例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案件,园区很快就完成了调查确认,小陈及时获得了职业伤害保险的赔付。

作为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省份,江苏省出台了专门针对新就业形态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政策,新政策自2022年7月1日起在全省开始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的合法权益。”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为了让更多像小陈这样的新业态劳动者能有一份安心的社会保障来“托底”,2021年,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同年12月,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通知发布,试点工作于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省市启动,覆盖615万人,试点区域内的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群体可享受职业伤害保障。

此外,人社部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试行)》也明确将职业伤害保障制度写入文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将获得更为坚实的职业伤害保障。

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判决的指导性,对于新业态劳动者最常遇到的几种劳动争议,今年5月份人社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引导裁判实践。发布的6起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覆盖了平台经济主要行业类型和常见用工方式。

提升服务能力

——为高质量就业夯实地基

奋笔疾书的考生,安静的考场,笔尖摩擦考卷的声音……8月26日,2023年潍坊市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竞赛在临朐县举办。竞赛设置了理论知识测试和专业能力考核两大部分,吸引了来自全市11个县市区、170余家单位的410名选手参加。

与此同时,8月28日,克拉玛依市第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劳动关系协调员技能竞赛也落下帷幕,这是新疆首个地市级劳动关系方面的技能竞赛,同样也是采取“理论知识+技能实操”的方式进行,既考验选手处理复杂劳动关系的能力,又考查了他们对劳动政策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的良好效果。

为进一步夯实促进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的“地基”,让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全国各级人社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开展业务培训、选树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等手段,推动发挥劳动关系协调员的积极作用。

比如浙江开发建设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监管平台,实现培训“一站式”管理;湖南下拨资金引导市州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新疆、山东等地则探索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训。

此外,各地人社部门在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建设、企业薪酬调查和数据发布、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方面也都进行了探索创新和实践,劳动者就业质量随着这些就业“微环境”的改善而逐步提高。

法治化、规范化的劳动就业市场秩序,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先决条件,劳动关系治理能力的提升,依然在路上。

Copyright©2020广州百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图片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