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5+2就业之家,聚焦“人找岗位便捷、岗位找人精准”目标,用好“政府+市场”“线下+线上”两条路径,聚力架好“连心桥”、筑好“服务路”、撑好“维权伞”,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就业公共服务。自运行以来,全县累计开展就业服务4万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000余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200余人次,使就业之家成为劳动者的温馨港湾。
架好“连心桥”
“太感谢了,今年国庆回家找事做,没想到经就业之家牵线搭桥,几天工夫便找到了县里玩具厂的工作,每个月最多能拿到7000多元,还可以照顾家里人。”村民王银波高兴地说。湖口县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分类帮扶、因人施策,全力“护航”重点群体就业,搭好就业“连心桥”。
实现线上线下双线驱动。大力推进“互联网+就业”信息平台,不断提升“信息摸排+政策宣传+岗位推荐”的就业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人力资源台账,组织服务专员全量摸清劳动力就业状况,掌握未就业人员求职培训意愿,主动上门摸排园区企业、个体店铺用工需求,归集岗位、及时发布。精准推送就业岗位,针对未就业人员求职培训意愿和企业招工需求,开展分析比对、做好对接协调,为企业和求职者“双向奔赴”搭台牵线。今年以来,企业线上注册用户600余家,累计发布岗位4000余个,招聘总人数近2万。
实现校区园区双区互动。带领湖口高新技术园区积极对接走访国内重点高校,建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吸引优秀毕业生来园区就业创业,推动校地就业合作。推动高新园区10余家公司同南昌大学、江西化工高级技工学校等建立校企合作,联合举办产业技术培训班、开展劳动用工合作等。
实现县乡村网点三级联动。本着低成本建设原则,因地制宜优化县、乡(镇)、村(社区)网点布局。充分利用高新园区闲置厂房建成1.5万平方米的县级就业之家,打造集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和谐劳动关系一站式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产业园、技能人才共建共享基地为一体的立体式综合服务场所,实现就业公共服务与就业权益保障深入融合。聚焦工业园区、村组社区居住区、物流和交通枢纽等区域,创建54个5+2就业之家,全力构建城区15分钟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圈,打通求职办事“最后一公里”。
筑好“服务路”
“通过‘江西人社’微信公众号,我了解到5+2就业之家,扫描二维码进入平台,企业介绍、岗位要求、薪酬情况等一目了然,还能精准推送离家最近的岗位,大大提高了找工作的效率。”求职者胡莉在家门口的流芳豆文化产业园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从投简历到入职,仅用了两天时间。湖口县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新模式,把5+2就业之家建设列入2024年度政府重点实施、人大重点监督的民生实事“十大项目”,倾心倾力筑好就业“服务路”。
统一服务标识。今年初,湖口县已完成县级、中职学校、乡镇和重点村居就业之家统一服务标识悬挂。县级就业之家设置了政策咨询区、信息发布区、业务办理区和等候休息区等功能区,集就业招聘、业务经办、人力资源服务和就业技能培训于一体。
统一服务流程。湖口县推动实现“办事窗口、服务流程、风险防控、软件系统、人员配置”全方位优化升级,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的高效便捷就业公共服务,实现从“只进一扇门”到“只去一个窗”、从“一窗受理”到“全程通办”的跨越。
统一服务培训。湖口县提出全员业务培训、全员持证上岗的 “双全”要求,开展业务操作技能开展大培训、大练兵,推动实现全员持职业资格证上岗。对业务知识水平及实际工作业绩开展评比,给予奖励,达到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效果,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为全面发挥基层平台整体功能奠定基础。
“三个统一”服务模式为全县求职者、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搭建现代化高效就业公共服务平台。
撑好“维权伞”
针对劳动争议日趋多元化,湖口县以5+2就业之家为抓手,打造和谐劳动关系“钟意调”就业权益保障品牌,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为全县劳动者撑起便捷温馨的“维权伞”。
一个平台受理,争议诉求更便捷。在县级就业之家窗口前台实现就业服务与劳动维权一窗受理,后台实现“钟意调”维权保障一站式服务,由人社、政法、工会、信访、税务、医保等相关部门人员联合办理,轮流进驻,集中受理调解劳动争议问题。同时依托乡镇、村(社区)两级就业之家,在全县12个乡镇、园区19家大型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实现劳动维权与就业之家深入融合。
一套流程办理,调解服务更温馨。全面推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快处快调工作模式,打通部门壁垒,共享涉诉信息,实现普通争议案件15个工作日内完成,简单案件半小时结案。联合县心理咨询协会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代写法律文书、法律咨询、引荐结对律师、心理援助等服务,切实让群众感受到调解工作的效率和温度。今年以来,调解处置的劳动争议纠纷回访满意率达100%。
一套机制管理,争议调处更高效。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维权保障“1+9”机制,由人社部门牵头,9个新就业形态行业主管部门配合,解决部门间职责交叉不清、错位缺位等问题。制定劳动纠纷排查化解排查登记、任务分流、纠纷化解、结果反馈、事件上报、考核评价“六步工作法”,规范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诉讼等流程,强化公证、司法鉴定、司法确认等手段,确保“解纷一件事”全程高效闭环,努力推动各类争议高效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