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QQ:88888888
手机扫码浏览

莫让职场“空窗期”挡了求职路

发布日期:2024-04-09 10:20:36   浏览量 :125
发布日期:2024-04-09 10:20:36  
125

在招聘时有一些顾虑可以理解,但不能把职场“空窗期”作为求职者的减分项,对有职场“空窗期”的求职者一棍子打死

各地应加大监管力度,引导用人单位依法合规招聘,避免拿职场“空窗期”大做文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维护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让违法行为没有生存空间

近日,职场“空窗期”成为热议话题,起因是有的劳动者因为职场“空窗期”超过3个月,不符合用人单位规定,被拒绝录用。职场“空窗期”成了一些劳动者求职路上的拦路虎。

对于不少劳动者而言,职场“空窗期”是一段自我调整期。有的劳动者在职场“空窗期”平衡工作与生活,照顾家人、结婚生子,更好处理一些在忙碌工作中难以兼顾的事情。有的劳动者在职场“空窗期”提升个人竞争力,学一门技能、考一本证书,一次不受打扰的集中学习机会,有助于劳动者在未来更加自信地面对职场挑战。有的劳动者在职场“空窗期”调整个人状态,恢复精力、转换心态、制定目标,一段时间的休息,能够帮助劳动者消除疲劳、摆脱焦虑、校准方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和清晰的目标投入到新工作之中。

一些用人单位把职场“空窗期”作为招聘人才时的重要考量,声称有充足理由。他们看到劳动者求职简历中存在一段较长的时间空白,心存疑虑。比如,劳动者长时间不工作,能否很快地适应职场的快节奏;为什么长时间不工作,是不是能力比较低找不到工作;这么久不工作,还能不能和团队配合好。在招聘时有一些顾虑可以理解,但不能把职场“空窗期”作为求职者的减分项,对有职场“空窗期”的求职者一棍子打死。

求职招聘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交流互动、双向选择的过程。劳动者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期盼招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员工。实现二者双向奔赴,既需要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全面、客观介绍自己的工作履历和能力,也需要用人单位用科学的方式综合评判劳动者,不能仅凭简历上的一段空白期就否定劳动者的一切。

其实,职场“空窗期”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方面,人力资源流动愈发活跃,很多劳动者经常换工作,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出现短暂的断档。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劳动者关注职业发展、注重职业规划,利用职场“空窗期”重新审视自己、提升工作技能、寻求更好发展机会,把职场“空窗期”变成职业发展“窗口期”。用人单位把职场“空窗期”作为筛选简历的标准,不够客观理性,难免与优秀人才擦肩而过,也容易走向就业歧视。当然,劳动者也应关注职场“空窗期”,避免空窗时间过长给求职带来不利影响。

不让职场“空窗期”挡了求职路,需要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就业权益。各地应加大监管力度,引导用人单位依法合规招聘,避免拿职场“空窗期”大做文章;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维护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让违法行为没有生存空间。

应当注意的是,有些劳动者的职场“空窗期”较长,是因为遇到了求职难。针对这类劳动者,应做好就业帮扶,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介绍就业岗位,助其早日找到工作、返回职场。

Copyright©2020广州百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讯、图片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